为进一步推动学院形成良好阅读氛围,引导学生爱读书、读好书、善读书,11月2日,色情视频
组织“读济南故事,走泉城大地”阅读研学活动。活动聚焦济南泉水文化等,以“文字阅读+实地探访”模式,带领师生走进黑虎泉、大明湖、曲水亭街等文化地标,在实景中解码济南文脉,让纸面文字转化为可感可触的文化体验。
活动第一站是黑虎泉,师生们阅读《济南泉水志》与老舍《济南的冬天》选段后,带着“泉水如何塑造济南性格”的疑问走进泉边。同学们听着三兽首喷涌出的“哗哗”泉声,触摸岩溶裂隙水带来的清凉,看到市民提着水桶排队打水的日常场景,直观理解了老舍笔下“泉水是济南的灵魂”的深刻内涵。现场还设置“图文转换”环节,大家用镜头记录晴天泉泛金光、泉边市井烟火的画面,将文字中的“泉水记忆”转化为鲜活影像。

随后,研学队伍抵达大明湖,开启历史人文探寻之旅。此前,师生已共读刘鹗《老残游记》中对大明湖“四面荷花三面柳”等的经典描写。当同学们站在历下亭前,看到亭内杜甫“海右此亭古,济南名士多”的石刻时,书中的“文人雅趣”便在眼中铺成了活生生的画面。研学过程中,大家沿着湖岸行走,对比超然楼里的老照片与今日湖景,讨论着“大明湖如何承载济南的不变之根”;在拍摄历下亭与湖面同框的画面时,更忍不住畅想“若老残穿越而来,会如何描述今人拍湖景的场景”。一瞬间,历史文本与当下体验产生了有趣的碰撞。

曲水亭街是本次研学活动的最后一站,也是本次活动中最具“泉城烟火气”的一站。结合朱自清散文中“济南最像江南的地方”的描述,大家在石板路上寻找“家家泉水,户户垂杨”的景致——脚边石缝渗出的清泉、青砖老院里保留的“曲水流觞”旧址,都让文字中的“江南韵味”有了具体模样。师生们还走进泉水豆腐店,品尝《老济南街巷志》中记载的“泉水豆腐”,并与街边老住户亲切交流,听他们讲述“小时候在泉边玩耍”的往事。

此次研学活动深度融合文化与旅游特色,设计了济南美食品鉴、City Walk等环节,通过“读经典、走实地”强化体验式教育,让同学们在“读、看、听、尝”中全方位感受济南文化。活动后续将整理参与人员多的研学笔记、摄影作品等,形成“阅读+寻访”成果集,进一步深化活动成效。
此次活动不仅提升了同学们的文化感知力与实践能力,更让济南的泉水文化、历史文脉以更生动的方式得以传承。未来,学院还将继续围绕济南红色资源等主题拓展研学路线,让师生们在“行走的阅读”中读懂泉城故事。
文字:张保阔 杜思阳 图片:张保阔 蘧晓艺 校审:张耘恺 复审:赵军 终审:信苏珊